第五百一十六章 查无此人

大门忽然被人从外打开,门口走进了四位男子。

    其中穿着白大褂的中年人徐云略有印象,正是醒来时与自己交谈的林宇,也就是职工医院的主治医师。

    不过徐云对林宇的印象主要源自林宇的自我介绍,而非后世的人物记忆—他在医学方面的知识不多,早期的西医也就知道胡传揆王叔咸等几位知名前辈罢了。

    接着很快。

    徐云又将目光转移到了另外三位男子身上:一个带着眼镜的小老头。

    一个尖嘴猴腮同样戴着眼镜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以及一个拿着档案袋,一看就是搞文秘的中年人。

    其中那位年轻人和中年人徐云是一点儿反应都没有,丝毫和记忆中的人物对不上号。不过在看到那个小老头的瞬间,徐云的心中却隐隐冒出了一股熟悉感。

    似乎.....

    他在什么地方见过对方的模样。

    只是这股感觉有些缥缈,徐云细思的时候便消失不见了。而在另一边。

    进屋后。

    小老头先是与护士和林宇低声交谈了两句,林宇很快带着小护士离开了病房。待屋门关好。

    小老头便主动拉了把椅子,坐到徐云床边,很是和蔼的问了一声:「韩立同志?」

    徐云这才回过神,脑袋躺靠在摇起了45度的床上,轻轻点了点头:

    「同...同志你好。」

    小老头见状又笑了笑,自我介绍道:

    「韩立同志,先自我介绍一下,鄙人郭友来,现任221厂的钻井工程师。」「你叫我郭工、老郭,友来同志都行,哪个顺口就叫哪个。」

    老郭的笑容很友善,看起来非常憨厚。

    但他自报家门的这个名字落在徐云耳中,却瞬间在徐云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。郭友来?

    居然是他?众所周知。

    为了表彰在研制「两弹一星」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,华夏曾经颁发过一批「两弹一星」勋章。也是目前为止国内科研领域最高的一枚勋章。

    截止到2023年。

    「两弹一星」勋章的获得者都有且只有一批,共计23人。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钱老、陆光达。

    也有徐云此前见过的王老、孙家栋。总而言之。

    无一不是共和国功勋赫赫之辈。但在这23人中,有一人极其特殊。他便是.....

    郭友来。

    郭友来的特殊性不在于他的贡献比其他人强多少,而在于—

    他是23位「两弹一星」功勋中,唯一以烈士身份获得这个荣誉的人。郭友来出生于1909年,是海岱省荣成市人。

    1930年。

    郭友来升入南开大学,决心攻读物理学。

    南开当时没有物理系,但有一位物理学教授顾静徽,于是老郭便主动上门求见。顾非常赏识他,为他单独开课,他成了当时南开唯一的物理系学生。

    1938年。

    郭友来参加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考试,当时他所报考的力学专业只招收一人。

    结果郭友来与钱伟长、林家翘并列最高350分,后经叶企孙等人的极力争取,三人很幸运一同被录取。

    当时正值霓虹侵略华夏,郭友来上船才发现护照上有日本签证,于是毅然下船。受此影响。

    郭友来次年才赴多伦多大学硕士攻读硕士学位,然后....他用了半年就完成了硕士学业,考上了加州理工的博士。

    郭友来博士阶段师从「航空之父」西奥多·冯·卡门,毕业后还参与创建了康奈尔大学航天工程研究生院,新华夏成立后回国。

    回国后。

    郭友来参加了两弹一星的相关研制,并且做出了巨大贡献。然而遗憾的是。

    在60年代的某个12月4日,郭友来带着在实验中发现的重要数据文件紧急返京。

    然而他乘坐的伊尔—14飞机在首都机场上空仅400多米处突然失去平衡,坠毁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。

    当人们在现场用力把两具紧紧相拥的尸体分开时,发现夹在中间的是一个公文包,包里是一份有关热核导弹试验数据的绝密文件。

    这两具尸体,就是郭友来和警卫员牟方东—他们用生命保全了这份文件。

    这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