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听过八支八支半吗?(6K)



    徐云心中莫名浮现出了一股开车的负罪感, 不过还是咬着牙解释道:

    “女子一个人是四支,男子呢, 中间要比你多一支, 是五支, 加起来一共九支。

    要是那啥的时候呢, 两个人就又变成了八支,出来点但没完全出来的时候呢, 那就是八支半了。

    所以动作是八支、八支半...八支、八支半....

    而玻片上的东西, 便是.......”

    宋朝作为一个风气相当开朗的年代,女性之间对于八支八支半的了解度其实并不低。

    尤其是小李这种经常跑去青楼喝酒的姑娘。

    虽然她把自己保护的很好,同时也有“文风”护体。

    但耳濡目染之下,相关的认知也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因此在徐云告知了玻片样本的来历后。

    小李虽然脸红的跟苹果似的,但最后心中的好奇还是压过了羞涩, 决定去观测X细胞。

    其实吧。

    这种事情在后世也挺常见的。

    君不见多少阅片无数的老司机,实际上都只是个连女朋友都没有的单身狗?

    哦。

    徐云也是啊,那没事了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。

    在鼓起勇气将眼镜放到了目镜上没多久,小李便一脸惊奇的再次看向了徐云:

    “真的有好多蝌蚪诶,有些在动,有些却静止甚至残破了。

    王林,你说这头驴的身体是不是不太好啊?”

    徐云:“......”

    怎么感觉这姑娘似乎有点朝女司机发展的趋势?

    随后一旁的王禀、老贾、以及已经恢复了一些行动能力、结束了漫长床戏的王越也都依次上前,好奇的观看起了驴兄的玻片样本。

    大概一刻多钟后。

    在场的众人除了几位仆役外,基本上都看过了目镜。

    比起进行观测之前,此时院内的氛围无疑要凝重的多。

    惊讶、费解、甚至恐慌。

    这些表情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了每个人的脸上。

    其中那位名叫林淮南的数学家,在离开显微镜后,甚至一屁股瘫坐到了地面上。

    一脸世界观坍塌的模样。

    徐云对此倒并不意外,这是在他意料之中的情况,毕竟不是人人都有一颗大心脏的。

    按照正常的轨迹。

    后世在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且公布后,同样有不少人呼喊着‘真理凋亡’,还有少数人崩溃的发疯或者选择了自杀。

    毕竟对于那个时期的人们来说。

    得知蚂蚁、昆虫甚至自己,都是由无数细小微粒组成的真相后,能平和接受的才是少数呢。

    在宏观认知都尚未明确的时期,你告诉他们微观概念,这完全是一个有些超纲的知识。

    就好比在21世纪。

    你忽然发现身边的一个好朋友其实是高维数码人,他还在你面前哗啦啦的变成了数据碎片消失了。

    试问有几人能承受住这种冲击?

    在列文虎克那个时期,甚至还是靠着新教出手,通过自身的权威性来稳定了民众情绪。

    否则按趋势发展下去,微生物学说引起的震动会更大。

    当然了。

    可能有些同学会问:

    不对吧?

    新教怎么可能这么开明?他们不是专门烧人的吗?

    噔噔蹬蹬。

    科普时间到。

    实话实说。

    在近代科学发展的初期,新教或者说教廷,其实是出了不少力的。

    很多人可能听说过伽利略被迫害的故事,也听说过哥白尼被烧死,但内中缘由其实和科学基本上没多大关系。

    首先说说哥白尼被烧死的事情。

    首先呢。

    这个压根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:

    哥白尼在历史上是正儿八经的寿终正寝,真正被烧死的是布鲁诺。

    其次,布鲁诺的死因也和为科学献身没多大关系——他压根就不是个科学家,甚至他连日心-->>